高平財務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商標 高平財務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高平財務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財稅資訊

Tax Information

*
News.Topics
基本生活費19.6萬 明年報稅適用
8 Nov 2022

基本生活費19.6萬 明年報稅適用

工商時報 彭媁琳 2022.11.03圖/本報資料照片 減稅利多來了!財政部2日公告,111年度每人基本生活所需費用金額為新台幣19.6萬元,較110年度增加4,000元,約230萬戶受惠,如加計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扣除額、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課稅級距金額,減稅利益可達117.44億元。換算民眾可支配所得共增加15.07億元,明年5月報稅適用。 財政部表示,依納保法第4條規定,為保障民眾基本生活所需,基本生活費不課稅,若申報戶基本生活費用總額,超過依規定可減除的免稅額及扣除額合計數(包括標準或列舉扣除額、儲蓄投資、身心障礙、教育學費、幼兒學前及長照扣除額),兩者差額可進一步自申報戶當年度綜合所得額減除。財政部依納保法規定,參照主計總處公布最近一年(110年)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為32萬5,948元的60%,公告111年度每人基本生活所需之費用金額為19.6萬元,較110年度增加4,000元,預估受益戶數為230萬戶。加計綜所稅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調升等,稅減利益達117億元,較前一年增加15.07億。除了基本生活費調高之外,明年報稅還有多項利多,由於CPI較上次調整漲3%以上,財政部去年已公告2022年綜所稅免稅額、標扣額、薪扣額、課稅級距調高,免稅額由8.8萬調高至9.2萬元;標扣額由12萬調高至12.4萬元(有配偶者24.8萬元);薪資所得及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由20萬調高至20.7萬元。 如有相關問題,歡迎您來電詢問(02)2531-7151分機25)高平聯合會計事務所LINE上線囉~即可加入好友

Read more

經申請重購退稅之案件需列管5年,如有違反規定者,將追繳原退還之土地增值稅
31 Oct 2022

經申請重購退稅之案件需列管5年,如有違反規定者,將追繳原退還之土地增值稅

更新日期:111-10-31發佈單位:臺中市政府地方稅務局大智分局(臺中訊)民眾張先生來電詢問,其自用住宅用地因出租被補徵原退還之土地增值稅,滋生疑慮。        臺中市政府地方稅務局表示,張先生於108年及109年間先後買賣自用住宅用地並經核准退還原出售土地繳納之土地增值稅款在案;惟嗣後發現於110年將其重購土地之房屋出租供他人營業使用,違反自用住宅使用之規定,遂依法追繳原退還之土地增值稅5萬元整。        稅務局進一步說明,土地所有權人2年內先買後賣或先賣後買自用住宅用地,如果出售土地的地價扣除已納之土地增值稅後的餘額,不足支付新購土地地價時,可以就出售土地已納之土地增值稅額度內申請退稅。但經核准退稅後,該重購地自完成移轉登記日起5年內,需仍作自用住宅使用,倘有遷出戶籍或移轉、出租、營業等未符合自用住宅用地規定之情形者,將追繳原退還之土地增值稅。       該局特別提醒民眾,如曾申請重購退還土地增值稅者,務必注意新購土地列管5年的相關規定,以免因重購土地有不符合自用住宅用地規定之情形,而遭補稅情事發生。 如有相關問題,歡迎您來電詢問(02)2531-7151分機25)高平聯合會計事務所LINE上線囉~即可加入好友

Read more

退休金算盤/勞退新制月領 非活到老領到老
24 Oct 2022

退休金算盤/勞退新制月領 非活到老領到老

2022-10-24 01:03:41經濟日報 記者 陳素玲​​​​​​勞退新制月領方式是勞工將帳戶金額分期領完,並不是活到老領到老,因此,符合請領條件的勞工,最好先在網站試算,再做選擇。(本報系資料庫) 勞退新制上路在二年前屆滿15年後,開始有勞工符合可以選擇月退或一次退資格,也讓許多滿60歲達到請領條件的人陷入到底該選哪種方式請領矛盾。根據統計顯示,至今選擇月領的勞工只有7,151人,與勞保老年給付幾乎九成勞工選擇月領完全相反,原因是勞退新制若選月領,是將帳戶總額分期領完就沒得領,與勞保老年年金活到幾歲就領到幾歲完全不同,新制勞工選擇時最好有正確概念。 2005年7月上路的勞退新制,明定勞工只要年滿60歲就可以請領。原本請領規定只要提撥年資滿15年以上,勞工只能選月領,不能一次請領。但是由於勞保老年給付2009年增加年金,等於勞工至少有一個月領退休金,因此勞退條例後來修改規定,讓符合請領條件勞工,即使提撥年資滿15年以上,可以月領也可以選一次領。以勞退新制上路時間計算,若是勞工在2005年7月1日時就開始加入新制,而且不間斷提撥退休金,則到2020年7月1日,就達到提繳年資滿15年條件,也就是兩年前開始可能出現符合選擇權的勞工。這兩年來到底有多少人選月領?勞保局統計顯示,截至2022年8月,只有7,151人選擇以月領方式請領勞退新制退休金,顯示勞工對月領勞退金興趣不大。勞保局分析,由於勞退新制是勞工受僱時,由雇主按月提繳薪資6%到勞工個人帳戶,勞退新制上路至今只有17年,符合提繳年資滿15年的勞工人數可能不多;即使上路時就開始提繳,累計退休金金額也因人而異,若是勞工計算月領金額有限,或是已領勞保老年年金,勞退新制部分可能就改選一次領。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勞退新制與勞保老年年金不同,後者若是勞工選擇月領年金,請領規定是活到老領到老,也就是勞工無論請領金額多少,只要人還活著,年金都可以一路領。但是勞退新制若是選月領,請領方式則是將帳戶金額以平均餘命計算,平均分配到每個月發給,也就是分期請領概念,直到帳戶金額全數領完,勞工就不能再領。舉例而言,如果勞工請領勞退新制時,個人退休帳戶累計提繳金額(除了雇主每月提繳金額,如果勞工有參加自行提繳,還會加上個人提繳金額)是100萬元,勞工提出申領年齡是60歲,若以平均餘命81歲計算,也就是將帳戶100萬元分成60歲至81歲總計21年(21x12個月=252個月)請領,等於每個月請領金額是3,968元。也就是說,勞退新制月領方式是勞工將帳戶金額分期領完,並不是活到老領到老,因此請領勞工做選擇時,最好先在網站試算,確定是否要按月領,再做決定。 如有相關問題,歡迎您來電詢問(02)2531-7151分機25)高平聯合會計事務所LINE上線囉~即可加入好友

Read more

退休好生活》勞工保險費率 明年調至12%
18 Oct 2022

退休好生活》勞工保險費率 明年調至12%

林良齊/台北報導2022年10月17日 週一 上午4:10依《勞工保險條例》規定,勞工保險(普通事故)保險費率自2023年1月1日起,由現行11.5%調整為12%,經扣除內含的就業保險費率1%,2023年起將以11%計收勞工保險保險費。為維持勞工保險的財務平衡及永續發展,法規已明定勞工保險(普通事故)保險費率自2009年起採「費率自動調整機制」,由7.5%逐步微調至上限13%,2023年依法調整為12%,而自就業保險法施行之日起,勞工保險費率按被保險人當月投保薪資調降1%,明年1月1日起,勞工保險費率應按被保險人當月月投保薪資11%計算。勞保局表示,以今年6月一般單位被保險人之平均投保薪資3萬5071元估算,雇主每月負擔個別被保險人之保險費增加122元,勞工每月負擔保險費增加36元,政府補助保費每月增加18元;職業工會以平均投保薪資2萬9125元估算,工會被保險人每月負擔保險費增加87元,政府補助保險費每月增加59元。為即時通知俾利投保單位正確計收明年度應繳之保險費,勞保局預計於今年9月分繳款單(10月25日前寄發)背面印製通函周知投保單位,至各類被保險人保險費分擔金額表及勞保局全球資訊網保險費試算功能,將待「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公告修正後更新,預計在今年11月下旬上路。勞保局提醒,保費與費率及投保薪資級距相關,勞工保險投保薪資,為由投保單位按被保險人月薪資總額,如果被保險人平均月薪資總額如有變動,投保單位應於法定申報調整期限(每年2月及8月底)前填具投保薪資調整表申報其投保薪資調整。勞保局指出,實際從事勞動雇主,若所得未達投保薪資分級表最高一級,應自行舉證申報其投保薪資,但最低不得低於所屬員工申報最高投保薪資適用等級。如有相關問題,歡迎您來電詢問(02)2531-7151分機25)高平聯合會計事務所LINE上線囉~即可加入好友

Read more

申報虧損扣除 四條件不能少
11 Oct 2022

申報虧損扣除 四條件不能少

工商時報 林昱均 2022.10.10國稅局指出,企業要適用虧損扣除制度必須符合四項條件。圖/本報資料照片 財政部南區國稅局指出,企業要適用虧損扣除制度必須符合四項條件,包括營利事業為公司或有限合夥組織、會計帳冊簿據完備、虧損及申報扣除年度均使用藍色申報書(或經會計師查核簽證)、如期申報等。近兩年全球受疫情影響,各國內需企業深受重創,營運舉步維艱,營收也呈現赤字虧損。官員表示,部分企業在2020年受疫情衝擊,2021年因應數位轉型腳步,可能有小幅獲利,我國預期不少企業可能會在2022年五月報稅季適用虧損扣除。官員指出,過去企業申報虧損扣除最常犯三大錯誤,其中最多的是計算虧損額度錯誤,還有會計帳冊不完備、未如期申報等。企業計算錯誤多為計算虧損額度時,未計入投資台企獲配股利收入情況。依所得稅法第39條、42條等規定,當年度企業虧損須減除「不計入所得額的各項收益」,若有餘額,才能做為虧損扣除額度以在後續年度抵稅。舉例來說,A公司在2020年因疫情虧損300萬元,但投資國內企業獲配股利收入100萬元;另A在2021年因轉型電商有成,全年所得額約800萬元。A在2022年五月報稅時,以近兩年度藍色申報書或簽證、帳冊等資料申請盈虧互抵,申報2020年度虧損扣除額為200萬元(300萬元-100萬元),扣除後2021年度課稅所得額為600萬元(800萬元-200萬元),以營所稅率20%計稅則為120萬元。官員也表示,公司盈虧必須要證明為真實情況,因此需採納藍色申報書或簽證以茲證明。如有相關問題,歡迎您來電詢問(02)2531-7151分機25)高平聯合會計事務所LINE上線囉~即可加入好友

Read more

個人CFC制度 明年1/1施行 一表看衝擊
6 Oct 2022

個人CFC制度 明年1/1施行 一表看衝擊

工商時報 譚淑珍 2022.09.30財政部指出,個人CFC制度明年元旦上路後,境外公司即便沒有盈餘分配,仍要納入最低稅負制課稅。圖/本報資料照片 個人CFC制度,將自明年1月1日施行。財政部台北國稅局29日表示,這項新制是為防杜個人將不合常規的關係人交易利潤、境外轉投資收益或財富管理所得,實現在低稅負國家或地區成立的受控外國企業(CFC),以規避我國稅負。財政部指出,個人CFC制度明年元旦上路後,境外公司即便沒有盈餘分配,仍要將當年度盈餘,按個人股東的持股比例,計算個人CFC所得,納入最低稅負制課稅。台北稅局指出,凡個人直接持有CFC資本額達10%以上且不符合「豁免門檻」規定者,明年開始每年12月31日,將按直接持有CFC股份或資本額比率,及持有期間計算海外營利所得,並與個人、配偶及受扶養親屬其餘海外所得合計,如在100萬元以上,都會計入當年度個人之基本所得額,需繳納最低稅負。官員說,CFC「豁免門檻」是指「CFC於所在國家或地區有實質營運活動」或「個別CFC當年度盈餘在700萬元以下」。為避免藉由成立多家CFC分散盈餘,取巧適用豁免規定,國稅局特別規定應合併申報全部CFC當年度盈餘或虧損合計為正數且逾700萬元者,即使其中有個別CFC年度盈餘是在700萬元以下,也不得豁免。稅局舉例,甲君直接持有三家CFC,持股比率均大於50%,2023年度CFC1、CFC2及CFC3盈餘分別為虧損200萬元、盈餘500萬元及盈餘600萬元,雖然個別CFC盈餘都在700萬元以下,但全部CFC當年度盈餘或虧損合計為正數900萬元,已逾700萬元,仍需應依規定計算CFC2及CFC3營利所得,繳納最低稅負。國稅局呼籲,CFC制度實施後,當年度盈餘將視同分配,不待實際分配即課稅,以往個人藉CFC保留盈餘不分配之避稅計畫已不可行,建議個人台商應該重新檢視全球營運布局、交易安排與投資架構,關閉不具實質營運僅為避稅目的所設之CFC,並應該保留足夠因應時間,以免在全球反避稅浪潮下,曝露於稅負高風險。 如有相關問題,歡迎您來電詢問(02)2531-7151分機25)高平聯合會計事務所LINE上線囉~即可加入好友

Read more

兩種繼承 遺產扣除額「大」不同
26 Sep 2022

兩種繼承 遺產扣除額「大」不同

工商時報 林昱均 2022.09.23財政部指出,若採拋棄繼承原繼承人扣除額無法適用,代位繼承則仍適用原繼承人扣除額。圖/本報資料照片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指出,若長輩過世,有多位同一順位繼承人,其中一位繼承人若選擇拋棄繼承,其遺產扣除額則無法適用,而且其應繼分遺產將歸屬於其他同順序繼承人。繼承人若為代位繼承情形,像子女比長輩先過世,由其直系血親卑親屬代位繼承,除適用遺產扣除額外,也能取得其應繼分,扣除額與應繼分皆不受影響。應繼分為遺產未做安排下,各繼承人可分配財產比例,未具強制效力。不過,為保障繼承人可取得最基本的繼承遺產比例,我國民法以特留分制度提供繼承人向法院主張取得其基本比例遺產(多為應繼分1/3~1/2)。官員指出,依民法第1140條規定,代位繼承是指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前死亡或喪失繼承權,由其直系血親卑親屬代位繼承其應繼分,且仍適用遺贈稅法扣除額。另依民法第1176條規定,若繼承人選擇拋棄繼承情況,其應繼分歸屬於其他同順位繼承人且無扣除額適用。舉例來說,高雄A先生(喪偶)膝下有三名子女B、C、D,其中C英年早逝留下一名成年女兒E,若A在今年初過世,留下5,000萬元現金遺產,因C早於A過世,由E代位繼承。此時,第一順位繼承人為B、D、E,應繼分皆為1/3、特留分皆為1/6,等於每人至少可分得833萬元。在遺產免稅額及扣除額方面,三位直系血親卑親屬扣除額合計為150萬元(每人50萬元)、喪葬扣除額123萬元,加上遺產免稅額1,333萬元,其遺產稅負約339.4萬元。然而,B聽信坊間讒言採拋棄繼承,以為可讓子女獲遺產。惟民法規定,拋棄繼承者的應繼分歸屬同順位繼承人,D、E兩人應繼分皆為1/2、特留分皆為1/4,若無協議,B子女無法拿遺產。 如有相關問題,歡迎您來電詢問(02)2531-7151分機25)高平聯合會計事務所LINE上線囉~即可加入好友

Read more

富爸媽取巧移轉財產 贈與稅連補帶罰5千萬
19 Sep 2022

富爸媽取巧移轉財產 贈與稅連補帶罰5千萬

工商時報 林昱均 2022.09.17稅務示意圖。圖/摘自Freepik 近年不少國人提前規劃分年贈與財產給下一代,降低未來遺產稅負。但台北國稅局表示,部分民眾取巧採用三角移轉,把房屋賣給遠房親戚或第三人,再由第三人將不動產賣回給子女以避稅,惟國稅局可依遺贈稅法規定追繳贈與稅負。依遺贈稅法第4條,個人將自有財產無償給他人即為贈與人,收受財產者(受贈人)若允受,也就是贈與行為生效。另按照納稅者權利保護法第7條規定,我國設有所謂實質課稅原則(仿效日本、德國的課稅方式),若個人或企業刻意運用其形態逃漏稅,稅局可依實質經濟事實關係及實質經濟利益歸屬等事實認定課稅要件。像是近年不少父母提領大額現金再存入子女帳戶,只要明顯超出生活費與學費等,即屬於贈與行為。若個人單一年度贈與金額超過每人每年244萬元贈與免稅額範圍,即需課徵贈與稅10%~20%,尤其各金融機構現行皆具備洗錢防制規範,約定帳戶50萬元以上或50萬元以下的頻繁轉帳,其金流去向皆受到註記追蹤,稅局可掌握贈與事實。另依財金公司資料顯示,各銀行每日提款限額多在10萬元~15萬元間,若有個別約定且經用途備註則可單次提領50萬元。轉帳則分為非約定轉帳(單筆限額多為3萬元)、需登記的約定轉帳(部分銀行最高為300萬元)。官員也表示,近年實務查核也掌握到三角移轉的逃稅方式,如北市近期就有中小企業主A將價值2億元股票賣回其企業,透過企業帳戶又將其2億元股票出售給A的兒子B。但B名下只有300萬元、明顯無能力支付巨額股款。國稅局啟動查核才發現是A要透過法人帳戶移轉股票給兒子,並藉此逃漏贈與稅,因此稅局要求A補繳贈與稅約3,600萬,另依裁罰倍數參考表裁處0.5倍稅額約1,800萬元,合計連補帶罰約5,400萬元。如有相關問題,歡迎您來電詢問(02)2531-7151分機25)高平聯合會計事務所LINE上線囉~即可加入好友

Read more

房屋非自住 稅率差很大 店面兼住家這樣算
13 Sep 2022

房屋非自住 稅率差很大 店面兼住家這樣算

工商時報 林昱均 2022.09.10我國房屋稅為每年5月繳納。圖/freepik 我國房屋稅為每年5月繳納,依照房屋評定現值(房屋稅基)與適用稅率計算課稅。台中市政府地方稅務局指出,個人自住屋享1.2%房屋稅率,但如果是將房屋做為日租套房、旅宿業、辦公室等,皆屬於營業範圍,在各縣市將適用較高房屋稅率,多為3%。以房屋稅基而言,我國房屋評定現值涵蓋房屋標準單價(新屋價值)與地段率(商業發展程度)、折舊率(按屋齡計算)。在房屋稅率方面,依我國房屋稅條例第5條規定,住家用房屋的自住(個人、配偶、未成年子女可設籍三戶內)與公益出租用途享1.2%優惠房屋稅率,全國皆一致;而其他非自住住宅法定稅率則為1.5~3.6%,依各縣市政府因地制宜訂定稅率。近年隨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等縣市響應囤房稅政策,紛紛設定持有多戶非自住房屋者適用較高房屋稅率,最高皆為3.6%。另非住家用房屋則依其用途適用不同稅率,像是供營業、私人醫院、診所或自由職業事務所使用,法定稅率為3~5%,目前全國22個縣市皆採用徵收率3%;至於供人民團體等非營業使用,其房屋稅法定稅率為1.5~2%,各縣市目前採用1.5%(宜蘭縣、連江縣、金門縣)或2%(其餘19個縣市)。官員表示,地方稅務局每年都會做房屋稅例行查核,稅務人員清查時皆會配戴識別證以資辨識,並且抽查屋主其房屋用途、改建或增建情形等,實務上常看到民眾申報為自住屋,實質上為出租營業用等,稅局也會要求核實補稅。另外不少民眾會將房屋同時做住家及非住家使用,像是一樓為店面,樓上為住家。官員指出,依房屋稅條例規定,民眾應以實際使用面積按住家、非住家用稅率課稅,惟非住家用課稅面積最低不能少於全部面積六分之一。 如有相關問題,歡迎您來電詢問(02)2531-7151分機25)高平聯合會計事務所LINE上線囉~即可加入好友

Read more